目前分類:英朗義文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從學拳至今,一直在拳架套路熟練上琢磨。對於單式的段落從來不去注意,導致到後來拳架打起來很僵硬,完全沒有做到鬆落的要求,而不自覺。

今年師父要求師兄、師姊,每次上課由一個人帶領大家打一趟拳架,再將一些缺點提出來矯正。較往年不同於師父會從中挑選幾式讓其重新演練,然後再加以詳細解說,師父也會將這幾式示範演練,並將整個過程攝影機錄影下來整理成光碟,讓大家回家後也能夠透過光碟了解自己的缺點,再加上師父的示範,使得大家在家練習更有依據。

以前我在家練習單式時,會利用家中裝潢的玻璃反射來注意自己的姿勢。但由於客觀因素,無法看到全身以及側面,以致於一些動作及姿勢錯誤而不自覺。自從有攝影機後,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將某一個單式從幾個角度拍攝下來,然後再來找出不正確之處。

譬如有一次師父跟我說我的肩膀太過於僵硬,屁股也太峭。當時心中很納悶我怎麼不覺得呢?回家之後就將攝影機架好,開始將師父所提的幾個式子重新演練,並且錄影下來觀看後,真的如師父所言。為了更正這些姿勢我就會利用攝影機來達到目的。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一個偶然機會遇到一位親戚,看他走路的樣子怪怪的,經過聊天之後才知道他這幾年在學太極拳,結果可能運動過度而有膝蓋退化現象。他的言論讓我覺得很疑惑,太極拳流傳已經數百年之久,不管何時也有不計其數的人在練習。問題應該是人為因素吧,況且我也曾經有過此問題,後來就將練習速度放慢,來修正練習時姿勢,結果那些問題也獲得解決。

學拳初期,平時練習都急就章的從起式至收式一氣呵成,不管式與式之間隔,是否有吐氣務盡,身體姿勢是否立身中正。結果就有膝蓋疼痛,胸腔也有憋氣的感覺。為了解除膝蓋疼痛,經過考量後決定將平常練拳速度放慢,經過一段日子後真的膝蓋疼痛不見了,因為演練時如有發覺那裡怪怪的就會調整姿勢,使整套拳演練感覺更加自然,在練習中慢慢的會去感覺是否有立身中正,在每個式子完成時是否有吐氣,整套拳練完感覺上還蠻舒服的。

一天當中能練拳的時間已經不多,現在又將速度放慢,那能打上幾趟。想想也罷,反正又不是論件計酬,只要在練完時感覺輕鬆舒服,偶而能從中發現錯誤加以改正,也是值得。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眼間學拳已過四年,由於我只有晚上11點以後才有自己的時間,但是在夜深人靜時,並不適合在戶外打拳,所以場地問題,一直讓我無法持續的練習拳架,年初師姐給我一張十三勢老架拳譜,我想既然不能在外面練習,那就把整套拳分開來在客廳練習吧!

經過一段時間後,自己摸索出比較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資質遲鈍的我,要每天把拳架重頭演練到尾,並從中發現缺點,應該比較難,並由於室內空間本來就不大,所以,我每天只練習那個範圍可以演練的幾個招式,並且連續演練一個星期,因為招式不多,可以多打幾遍,也因為不多,所以打起來也就不急,就這樣能讓我每天發現新的缺點。在演練過程中也仔細的多,漸漸的體會到腰胯和招式的連動,並逐漸注意下盤一些細微變化。早期演練拳架時間長一些,會有膝關節疼痛情形,從開始注意下盤姿勢後,發生的次數減少很多了。

雖然,已經找到一個平時練習的方法,並經過一段時間持續執行,最近卻發現在整套拳架演練時的連貫性,會有變差情形,會有下一式要打那一招的感覺,這讓我想起師父常提醒一句話,有時間多練練,該用更多時間,來把整套拳架從頭演練。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份有幸參加師父及東海大學太極拳社舉辦的一場太極拳表演盛會,並加入錄影、編輯的行列,從整個構思到編輯至最後製片過程,讓我得到很多難得的經驗。 這次整個節目動用了三部攝影機,分由三個不同角度全程錄影,最初只想將影片剪輯片段,再剪接成一個影片就可以,當將所有毛片看完後,我望著電腦上那隻剪刀發呆,從每個角度都有它一定程度的連貫性,接下來考慮著,若想要了解某一式的變化,並非在單一角度觀察就能滿足,況且這次節目中有新架表演,這是多數學員第一次觀賞,想必希望能從多個角度了解整個拳架。所以在一刀未剪的情況下,整個檔案資料運算也很龐大,總共有200GB。也曾因資料太大運算到一半電腦突然當機,只好再重新開始。最後當要將所有視訊轉成影片,總是在70%時候出現視訊異常,重複數次,甚至換電腦結果還是一樣,只好將每一單元獨立出來,一段段轉成影片檔,最後發現問題檔案出自師父的老架二十四式,經過重新編輯後,總算將整個串連起來製成影片。 在整個影片編輯過程失敗了很多次,但也讓我重複將所有拳架影片看過一遍遍,更巧在最後師父表演那段因轉檔失敗重新製作,使得我更加專心看著螢幕深怕再來一次,看了那麼多遍後,發現師父的示範如果以慢速度來觀賞,將會發現很多在一般速度下播放無法看到的細膩動作,提供給師兄、師姐們參考。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學老架已有一年半的時間,從一無所知到今能將整套拳架演練完畢,僅能窺知皮毛,進入修半才知要打出好拳架不只身法的配合,勁道的使用、陰陽的調合再再影響到拳架上,要能夠登堂入室,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可走。

單就金剛搗碓一式起式的沈肩墜肘,總錯在不自覺中,還是師父訂正後才得以慢慢修正,再下去的轉腰隻手鬆落後往前擠完之扣腳,經過多次練習還是覺得不夠順暢,且常將往前擠時的擠勁給忽略掉,不就是忘記扣腳,隨後收腳身體總會像釣竿上的浮標隨波起浮,在這裡能夠了解到下盤功力有待加強,在提手膝震腳看似簡單可是要做到提手要沈肩墜肘、提腳要鬆、震腳要用勁不用力,環環相扣一氣呵成。

十全十美是一種境界,接受缺陷美是達到十全十美的必經之路,雖然只金剛搗碓就能使我心情隨之起伏不定,但只要以平常心,不斷的練習,當突破困難那種雀躍之心足以取代之前的辛勞。經由辛勞而獲的果實才是甜美,雖然至今拳架還是有很多缺點,但相信只要繼續練下去,缺點會一一的將它克服。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