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仔,你才練了多久的太極拳,也敢談「用力勿過」。』對不起,我是不敢。「用力勿過」雖然祇有區區四個字,但在太極拳領域,其內涵是何其浩瀚、何其深湛,要加以細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在這裡要談的,是我的心得,在習練陳氏太極拳的過程中,對「用力勿過」的體會,提出來供師兄弟們相互切磋。

在上第一堂教室課時, 江 老師告訴所有學員,練習陳氏太極拳要遵守三大原則,其中之一,就是「用力勿過」,拿五十斤的東西,只要用五十斤的力量就好,不要用五十一斤,但也不能用四十九斤的力量去拿,否則,拿不起來。力量要洽洽好,不要太多,也不能太少。當初似懂非懂,用力就用力,拿起來就好了,哪有什麼「過不過」的。後來學完六十四式老架拳套,也因為拳套漸趨熟練、純熟,在走拳架時,不再有漏掉一招半式、或接錯下一式、或下一式要怎麼打的困擾,而有餘力提醒自已注意「用力勿過」。剛開始時,「去僵」的效果,明顯可知,越來則越不明顯,甚至沒有應感,但這似不表示已沒有僵勁了,而是去僵的效果,越來越細膩,越來越精緻,越來越細微。去除「僵勁」、「拙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練、多練、再多練」。隨著走拳架趟數的累積,對練推手的試鍊,以往感覺不順遂的地方、拗手的地方,漸感順暢,手臂也漸覺柔順、鬆柔,這或許就是「去僵」、「柔化」、而達「積柔成鋼」的過程吧。

「用力勿過」不是不用力,而是要去除「僵勁」、去除「拙力」、去除「多餘的力量」,達到「自然」、「鬆柔」。「去僵」、「鬆柔」,猶如在打通血脈、打通內勁通道。「自然」、「鬆柔」是入窺太極的必要路徑。走拳架時,除要時時留意拳架姿勢是否合乎規矩、時時矯正,並要內視琢磨每一拳式,是否用力太過、是否柔弱無力、是否鬆軟無力、師父舉例說:手的鬆勁,要像放風箏,要有一定的力量,不能太大,否則風箏就拉下來了,也不能不用力量拉,如果不用力量拉住,或力量不夠,風箏就飛走了,走拳架的過程,手臂的運行要鬆中含勁,不能鬆軟無力。

「學而不思,則罔」,走拳架、練推手,隨時檢討自我的動作,是否達到師父所教導的要求,時時體驗,時時驗證,不明之處,隨時提問。知易,但要身體、動作達到所知,非勤練不可。多走拳架,隨時琢磨體悟,應是邁向「用力勿過」的法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