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太極拳門,方知太極拳博大精深,絕非三年五載可以練就學成的。我覺得它是一門值得畢生持續不斷學習,揣摩研究的功夫。

就這兩、三年來學習陳氏太極拳時師父所教的認知和體會記載下來,作為爾後注意和努力的目標。

一、太極拳應有的表現

學太極拳的人一定知道「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太極拳就是依照這一原理所創造出來的一套拳法,依循陰陽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轉化、互為其根的基本性和運行規律,所產生的一套剛柔相濟、內外相合、上下相隨、快慢相兼、形意結合、順逆纏絲等符合技擊和養生的太極拳套路。

太極拳的運動規律是圓形的、整體性的。此可以由太極圖中窺見一二。兩條陰陽魚在圓形的軌跡內運行,動則生陽,靜則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形成相互消長、陰陽對等的整體性圓形運動。依此拳理,太極拳拳勢的表現是「一動無有不動」、「內不動,外不發,腰不動,手不發」由內部丹田帶動身、腰及手的整體性運動。以及「非圓即弧」、「無凹凸,無缺陷」「內氣鼓盪,外形飽滿」的掤勁要求,毋要使身體如同一膨脹的圓形保持身體穩定平衡。陰陽的互動是「彼消此長,此消彼長」、「左引右進,上引下進」、「虛實分清」、「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開合相寓」,如此顯現的是「心靜用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使太極拳的鍛鍊上結合意識、呼吸和動作三者內外合一的整體性。

二、老師的教導

ㄧ開始老師就要求姿勢要做到「虛領頂勁、沈肩墜肘、含胸塌腰、尾閭中正」目的就是要使身體由頭部頂端至尾骨形成一垂直的中心線。起先並不很在意的遵行。但在拳架練習ㄧ段時間之後總覺得肢體運轉不順,氣無法下沉,走ㄧ趟拳架老是氣喘吁吁,猛然回頭要求姿勢,才領略到正確的姿勢,有利於立身中正和拳架的旋轉運動及內氣下沉和貫通。

在矯正拳架過程中,老師最注重沈肩墜肘,及肢體的放鬆,用意不要用拙力。旋腰轉脊,腰跨要鬆開,腿腳要有力輕輕的承載上半身,以腰帶動肢體,練習上身和下肢的配合;在定勢之時吐氣毋盡,氣沉丹田並鍛鍊呼吸,透過這些外部姿勢的要求,使周身的關節活開,達到虛實分清,充實內氣的蓄積丹田,當有充足的丹田內氣時,才能使氣行周身,而後達到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做到「內不動,外不發,腰不動,手不發」的整體運動。

其次老師要求肢體盡量放鬆伸展,虛領頂勁,氣沉丹田,身體上下伸長;手臂伸長且漸進式的旋轉,鍛鍊螺旋性具有彈性的掤勁,而掤勁的產生就是化僵硬為柔勁的重要過程;腰跨要虛靈,旋轉自如,才能旋轉引化來力。

最後是虛實的練習要求虛實分清,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左引右進,上下相隨,上引下進,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前必先寓後,五陰並五陽的剛柔相濟之境,也就是師父所說的正負之間的平衡點。

三、未來的目標

其實如按老師所教的太極拳姿勢要求去練習,持之以恆,日久就可以練到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的外形動作與內氣運動互相一致,密切配合,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境界以及太極拳五陰五陽的功夫。因敵變化示神奇,挨到何處,何處擊的技擊表現。不過以目前身不柔、氣不順,虛實感覺不到的情況,可能還要二十年的功夫吧!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