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團練時,都是師父帶領著大家先練幾趟拳架,接著才進行其他進度。今年下半年的團練不同以住,每週由一位師兄輪流上場,帶領大家打一趟老架及砲捶,再由師父就帶領者的拳架情形,提出應行注意改善、修正之處,不僅提點了每個人在個別拳架上的問題,也使大家可以藉由別人的問題點反躬自省。

在此,謹將師父提點事項摘要記錄如下,作為自己練拳的功課,並提供師兄(姐)們參考:

「練拳時要注意『段落要分明』,式與式之間,時間要延緩,上一式未完全落下,下一式別急著起動,勿太匆忙、太快,時間拉長一點。

段落如果不分明,則會影響鬆淨,會鬆得不夠乾淨,有些東西放不開、放不下;此外,也會影響呼吸,無法做到拳理上所說「吐氣務盡」,因為吐氣不盡,所以吸得不是很自然,故與肢體之律動不諧調;不諧調也就沒辦法鬆淨,也放不開,沒辦法鬆淨的原因也在於此。

所以,要從式與式之間段落分明做起,每一式結束要花點時間在氣歸丹田或意歸丹田,覺得確實有到肚子了,或是肚子有鬆了,感覺脚底有一點點份量、有點鬆而重、有沉重感,然後下一式再起。這樣打拳才有休養生息,休息一下,養足精神再起,如此打拳才會輕鬆,因為每一個式子,式式歸根,每一個式子都有下來,下來以後再藉其式而起,如此才會比較得當;否則,沒有完全下來就上,那就會是半調子,沒有把它做完整,感覺有點匆忙、不得休息。所以打拳不會舒服、輕鬆,不得安舒,可能會覺得吃力,會覺得吃重。

一開始可能時間要稍微長一點,熟練了就會縮短一些,一開始做起來,可能會覺得每個式子之間好像停太久,但其實沒關係,重點是有沒有真的放鬆,如此才會轉化。

回家後按著上開提點事項練習,一開始果然是在每個式與式之間花了蠻長的時間,因為不習慣在每個式子吐氣務盡及鬆沉,於是刻意在每個式子結束後,特別多做了1、2次呼吸、調整氣息,確定自己吐完氣了,才再起下一式,現在覺得自己像是回到初學時期一般,一式一式慢慢來,漸漸察覺到如此一來,似乎果真較能沉到脚底(或肚子),較為安穩,續起下一式時,好像下一式反而有了一個比較穩定的基礎,有時練到一半忘了,又感覺有些累,便再於式子結束時,多做幾次呼吸、調整氣息,也藉機休息一下,如此下來,雖然打每一趟拳的時間變長,練習的趟數相對變少了,可是自己卻漸漸覺得有些恬靜、安舒,暫且就這樣慢慢累積吧!不急!不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