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顧名思義,是依據太極的道理演變出來的拳法。太極是什麼呢?易經繫辭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生生之謂易。」從上面摘引的易經幾節文句,可知「易」是包羅萬象,而其起點為「太極」,從而生兩儀、四象、八卦陰陽消長,生生不息。至於「太極」又是如何來呢﹖宋儒周濂溪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無極」是宇宙太初、混混沌沌,一物未有的「無極」景象。「太極」是宇宙在太初混沌之後,陰陽雖未分而分之機已動。此時清氣猶未上升,濁氣猶未下降,在這個景象是為「太極」。一至動而分則清氣上升而為天,濁氣下降而為地,是陰陽已分,即為太極生兩儀,「兩儀」即是陰陽,是假定的相對名詞,所以宇宙間一切都是相對的,都可以陰陽代表,是一元的正反兩向,太極就是這個一元的合,兩儀就是一元的分。由兩儀生四象,為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象生八卦,為乾、坤、艮、兌、震、巽、坎、離;象徵天、地、山、澤、雷、風、水、火八種宇宙間的各種現象,八卦交互相配而成六十四卦。所以易經是說明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消息盈虛和動靜變化的道理。

  太極圖是表示宇宙是個渾圓一體,陰陽互相消長不息,循環運轉的形象。太極圖的陰陽兩儀,圖以黑白,黑白的多寡,就是表示陰陽兩儀的消長,黑白互抱,呈螺旋形,表示此消彼長,彼消此長,保持著平衡,循環螺旋地不息,永無休止。因為宇宙是動的,沒有一瞬息不在動,動了就有消長、循環、平衡。所以陰陽是相互消長的,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不論千變萬化,總是平衡,螺旋地前進,生生不息的。易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剛柔相摩,八卦相盪。」等,也就是說明太極兩儀的消長和四象八卦的摩盪變化;更說明了宇宙無時無刻不在動,萬事萬物在變化,無時無刻不在消長、循環、平衡的法則中活動著。

  從上面的引述和粗淺的解說,對於「太極」一詞已經有了一個概念;簡言之︰太極是宇宙萬象,動的中心起點,而在將動未動的狀態。宇宙萬象是動的,由是而生兩儀、四象、八卦。八卦又交互相配而演變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顛倒錯綜,以至無窮。可以說︰太極即是天地萬物之根本,陰陽兩儀是天地萬物活力的正反兩向。依據這個理則,所以天地萬物萬事,都有正反兩面,如虛與實,剛與柔,慢與快,開與合等,都可以陰陽兩字代之。

太極拳即是依據這個「太極」的法則演變出來的拳法。打拳時有「無極」的狀態,即如陳鑫所說的︰「學者上場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氣,兩手下垂,身樁端正,兩足並齊,心中一物無所著,一念無所思,穆穆皇皇,渾然如大混沌無極景象。」也有「太極」狀態;陳鑫說「打拳上場後,手足雖未運動,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陰陽開合之機,消息盈虛之數,已俱寓於心腹之內。此時壹志凝神,專主於敬,而陰陽開合,消息盈虛,特未之形耳。時無可名,亦名之曰太極,言此以示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如此而後可以學拳。」打拳上場先要經過「無極」與「太極」的狀態,然後待動而手足身體各部運轉,都要分清陰陽(兩儀),就是處處要有開合、虛實、剛柔、快慢等等,並且最重要的是肢體的動作,都要作螺旋弧形,綿綿不斷地運轉,陳氏稱為纏絲勁。因此太極拳是確確實實符合宇宙之本的太極陰陽自然法則的一種拳法,故名之謂「太極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