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是一個年頭過去了,若要提心得,往內心一問,除了拳架上經師父的矯正略有改進外,其他幾乎尚無多大的差別,為何如此?只言用功不夠,師父訂的一日幾趟拳,常因事停擺,只偶而在腦子裡演練,那哪能算練,頂多只能說是天馬行空罷了,沒用『心』,哪有所謂的『得』。

現今資訊的發達,有許多的好文章,就會在﹃空中﹄飛來飛去,此次就把一篇意境很好的文章,提與各位分享。

有位畫家曾提到,初學畫時,老師跟他說了個很短的故事,卻對他此後繪畫之路,有頗大的影響。

故事是這樣的:某次畫圖比賽,有來自各方的許多畫圖好手參加,題目是:「山中藏寺」。

許多參賽者一看到題目,就毫不思索地下筆,彷彿是十分熟稔的畫題,揮灑神速;也有人搖頭晃腦;有人對著畫布發呆,像是沈思構圖的模樣;更有人塗塗改改,修修潤潤。但多半畫的都是高山峻嶺中,有座清樸古雅的小寺,或是座落山巔,或是群山簇擁,畫布上幾乎不外山林、雲朵、寺院等等。不過,場中有個人卻是聞題不動,到時間所剩不多時,才從容下筆,完成他的畫作,最後,脫穎而出得到第一名,得到評審一致的同意。

為什麼會得到一致的讚賞?他畫的是什麼呢?十分簡單,他的畫布上,只有一個小和尚出來挑水,背後是一大片叢林。會得到評審一致的青睞,在於切題和意境。所有的參賽者都將寺院躍然紙上,忘了畫題是:山中「藏」寺;而冠軍用和尚點出「藏」字,即是高明之處,因為有和尚就有寺啊!

一位畫家,重要的是敏感度,有了敏感的心,才能在畫布上,營造出意境,收畫龍點睛之效。有時在想,人們之間的溝通障礙就在粗心吧,只對自己關心、在意的敏感,卻常忽略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常發生誤解,無法真正達到溝通的效果;而與拳架之間的溝通障礙,大概就在懈怠!因懈怠所以沒有交集,因沒有交集,所以就沒有進步,更甭提與它︵拳架︶的心靈交會。

如果,能時時把「自己」適度地往後放一點,就如佛家所言的「去我執」,或許人相處起來會更融洽、有「意境」,這應該就是一種藝術!

幾十年的生命微不足道,外表不重要,物質不重要,心最最重要,離開人間的那一瞬間希望自己的眼前浮現什麼?期待自己的嘴角可以笑著離開...懂得珍惜的人,才能夠擁有幸福。

當初曾細細的、反覆的閱讀這篇文章,每次的感受都略有不同;有很多的事原本都是單純的,因為內心一個無法放下,所以變得複雜化。就好比在練拳架時,走了樣一般而不自覺,不小心加了自以為『是』的東西進來,那麼就會讓﹃原味﹄漸失,『傳統』變樣。再次細品它,對畫中切題的『藏』寺意境,覺得莫明的感動,尤如處世方面所應培養的沈著穩重之涵養,也讓人連想到師父常提的練架子不可用拙力,用拙力就像文中的那些許多參賽者,急於把山中﹃的﹄寺躍然紙上,而不是﹃藏﹄於山中;拳架上又如同急於把﹃勁﹄表現出來一樣,其實勁是用﹃蓄﹄、是用﹃藏﹄的,不同拙力一般,直直的表現於外,定要於鬆、柔之中用意、用勁,才能夠體會出以意行氣及蓄勁而發的境界。

小註:感謝師父及各位師兄、師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吝的給予指導,謝謝您們!

分享:隨時把自己歸零再出發,常常會發現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t112ht112 的頭像
    ht112ht112

    江弦蒼之兩儀彰中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