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何以名為太極拳,已經有了一個概念;太極拳的本質是什麼,亦已經說明了,現在進而說明太極拳的練法。太極拳的練法說起來真是千頭萬緒,不論如何詳細,總是無法週全。陳鑫說︰「千言萬語,難形其妙,當場一演,人人可見可曉,落於紙筆,皆成糟粕。」蓋拳藝一事,重在當面教練,教者示範,學者心領神會而已。玆將練法上幾個要點提出,或有助於學者練習。

一、用意行氣

意是意識,是屬於精神現象,亦謂之意念,古人謂之心,是腦的代稱。因此用意即是用心,以意行氣,即是以心行氣。所以拳譜說︰「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氣不是呼吸空氣的氣,是一種內氣,也叫作元氣、正氣、先天氣、中氣等等,陳鑫著作中稱此氣為「中氣」,是人所秉受於天,本來之元氣。

在打拳時每一動作,先要經過腦的想像,這就是用意,練習日久,自然覺得有氣。據人體生理的現象,人體動則生物電位升高,血液循環加速,血壓降低,氧與血紅蛋白也就迅速離解,人就會感覺到有氣,這就是所謂內氣的發生。氣是聽意的指揮,用意要在有意無意之間;如若用意太著意了,就變成用力了,氣遇力則阻,就無法運行了。潛於內的是氣,形於外的是勁,所以太極拳的一舉動要用意不用力,先是意動,而後形動。這樣才能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動作才能沈著,久練之後,氣能收斂入骨,達到深奧的功夫。所以太極拳以能用意為第一要義。

二、身法中正

打拳重在身法,所謂「低頭彎腰,傳授不高。」武禹襄有身法八項。此身法八項在李亦畬手寫武氏太極拳譜內為︰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騰挪、閃戰等八項,但在永年李氏廉讓堂本太極拳譜列身法八項,無騰挪與閃戰兩項,而代之以鬆肩與沈肘。徐震太極拳譜理董,關於武禹襄著述之身法,增為十項,以鬆肩沈肘與騰挪閃戰一併列入,細考研究,鬆肩沈肘應為上肢部份之法則,屬於手法。因之武禹襄之身法八項,應為最初之李亦畬手寫本之八項為準,此八項分為四對,即涵胸與拔背相配,涵胸是胸腔微向內含之謂,拔背是脊骨微有鼓起之謂,涵胸與拔背是胸背相繫。裹與護肫相配,裹口放寬撐圓之謂,護肫是肋骨節節鬆沈前合之謂,裹襠與護肫是使身軀周圍充實。提頂與吊襠相配,提頂是頭頂百會穴輕輕上提之謂,吊是會陰穴輕輕上吊之謂,提頂與吊是上下相應。騰挪與閃戰相配,騰挪是虛實靈換圓活之謂,閃戰是猝發抖勁以小力勝大力之謂,騰挪與閃戰是身法的心法,也是身法的總法。

上面所說的身法八項,可以說是身法的分解,其基礎在於立身中正,因之身法應以中正為主。中正之標準應以頭頂百會穴與部前後陰間之會陰穴成一條垂直線,在練拳時始終要自百會穴至會陰穴,上下對準一條線。這樣心中想像,在有意無意之間,身軀自然中正不偏不倚,頭頂自然虛虛領起,做到所謂虛領頂勁,亦即提頂;襠部自然輕輕上吊,成了吊襠。如果真能意會到這個上下一條線,當然是胸部能夠虛含,背部自然有上拔之意,部會陰輕輕上吊,口自然放寬撐圓,因胸部的不著力,肋骨也自然節節鬆沈前合,如此所謂含胸拔背,裹護肫都可自然地做到。因為打拳時能夠做到上下一條線地身法中正,又因為練拳時的用意行氣,漸漸就能做到氣沈丹田。所謂虛領頂勁,氣沈丹田,不是有意強求可以做到的,是要在準確的練法下不期而得的。到了功夫深進,動作虛靈,自能做到騰挪與閃戰,因此在練拳時始終要把握住身法中正為要。

三、貫串相連

打拳是肢體的動作,太極拳動作起來要求上面的手和下面的足,以及身體各部份都要作整體性的動,所謂︰「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人體的腰和脊是具有中軸的功能,腰脊的動發生離心力作用,靜發生向心力作用,即所謂︰「動之則開,靜之則合。」所以一動一靜都是腰脊的作用。打拳時肢體的動作,要聽命於腰脊,簡單地說聽腰的指揮,腰動手足身體各部都動,腰靜手足身體各部都靜。這樣就是做到了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同時人體的動由於各個關節的伸縮所形成,因此打拳時每一動作,由腰部發動起,順著各關節旋轉著,連同肌肉轉動,達到四梢(兩手兩足尖)。這樣每一動作,節節貫串,相連不斷,達到周身一家的功夫。

打拳是由手足的動作所組成為著與勢,單純的一手一足的動作謂之「手」,積「手」成「著」,聚「著」成「勢」,聯「勢」成「套」。「著」也就是「式」,如攬扎衣,單鞭等,在一式之中,有好幾「手」,上面所說的每一動作由腰部發動節節貫串到各個「手」,由「手」成「著」,其中如何貫串呢﹖那就要對於拳勢(此處之勢,非手著勢套之勢,是氣勢之勢。)的起、承、轉、合必須明白。「起」是發勢,也叫作「起勢」,「承」是接筍,「轉」是變換,亦稱轉關,「合」為成勢,就是每着式成之時謂之「合」。一着之中有起承轉合,層次分明,一氣貫串,神氣毫無隔斷,至於著與著的接連,亦要求貫串,所謂著著貫串。

節節貫串是着的本身的貫串,著著貫串是著與著的貫串,能達到一氣呵成,綿連不斷。著在發勁之後,出現了斷勁的現象,就要將這發勁的餘意接續下去。萬一意與動作也脫了節,形成意有外馳,這不但勁斷了,意也斷了,這樣勁意兩斷的境況下,那怎樣辦呢﹖就要運用意和勁的餘神來接續下去,使恢復到貫串一氣。實際操作的方法,就是要用轉接轉關,接骨鬥筍的方法了。

轉接轉關,接骨鬥筍的方法,做起來很簡單,說起來非筆墨所能形容。武禹襄十三式行功要解內所說的︰「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由轉換。」就是指這個著與著之間的貫串方法。手法上遇到往復時,要有摺疊,步法上遇到進退時要有轉換。所謂折疊與轉換,是用圓轉的方法來接續下去,這樣就能圓順,沒有抵觸,也就是不論在手法上的往復或在步法上的進退,決無直來直往和直進直退的,是一種迂迴的方法,練架時習慣了這種方法,一旦遇到敵勁之來,決不致與之正面衝突,必能迂迴取勝了。

四、虛實分清

陳鑫說︰「開合虛實,即為拳經。」開合在內為勁,在外為形;內在之勁,要開之以意,合之以神;外在之形,要隨內在之勁要開則俱開,合則俱合。拳勢的一開一合,乃是自然之理,所謂「一開連一合,開合遞相承。」虛實是平衡重心的方法,所以虛實必須分清。練拳時雙手要有虛實,雙足也要有虛實,尤其重要的是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要上下相隨地分清虛實。也就是說,左手實則左足應虛,右手虛則右足應實,這是起調節內勁使保持中正的作用,達到立身中正的目的。虛實的比例,在初學時步法可以大虛大實,以後逐步練成小虛小實,最後達到內有虛實而外面不見有虛實的境界。

虛實著重於內部的變化,要以意念的虛實為虛實,還要講究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腿部因為要支持全身的重量,比較上部手的虛實要顯露於外,同樣要講究虛中有實和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實非全然站煞,總要使步法的變換靈活迅速。而且不但手與足要分虛實,全身各部都要分虛實,大概說起來,胸部關聯著上肢的虛實,腰部關聯著下肢的虛實。各部份的虛實,相互呼應,有相吸相繫之意。

太極拳的動作圓圈,在轉圈中間,虛實在變換。半圈為虛,半圈為實,虛實合成一圈,這就是陰陽變化的道理。在一圈之內,隨時有無數的小圈,就有無數的虛實靈活變換。所謂陰變陽,陽變陰,似陰非陰,似陽非陽,忽隱忽現,使人不可捉摸,致勝於不知不覺之中。

五、由柔生剛

太極拳的操練,不論單人的練架,或雙人的推手,都是切忌用力,但是從鍛鍊出來的勁是要求剛柔相濟。對於剛柔的概念,先要明白的是︰剛不是用力,柔不是無力;有了這個概念,那就不致再用拙力了。再來講怎樣由柔生剛的操練方法。

人體的各部能隨意而動,這是人的本能,但是如果舉起手臂,不免就要用力,肌肉就呈緊張,有一股僵勁。這股僵硬的勁,是人體與生俱來的,在學拳初期,要動作柔和來化去這股僵硬勁,所以在這時間練拳要越柔和越好;並且這段時間愈長愈好,一般說來要一、二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練拳要在毫不用力的原則下慢慢地動作,要練到一些僵硬也沒有,動作起來能節節柔和地貫串起來,在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有心求柔。

練拳練到極柔和以後,全身肌膚骨節,處處鬆開;這種鬆開,是一種有意識的鬆,不是一種像一堆爛泥的鬆,同時沒有絲毫的鼓勁意思,這樣身體各部就能產生一種富有彈性的掤勁。能夠達到真的柔和像上面所說的肌膚骨節處處鬆開,再用功練習,使這種具有彈性的掤勁,加強其彈性,那就成了太極拳的剛。這就所謂無意成剛了,所以太極拳的練法是由柔生剛。

這種由柔生出來的剛,是經千錘百煉練出來的富有彈性韌性的剛,這種剛是從纏絲勁的絞來絞去中練出來的。有了這由柔練出來的剛,就可以達到忽柔忽剛,亦柔亦剛的境界。

練成了可剛可柔,忽剛忽柔,亦剛亦柔的程度,進而配合著拳勢的開合變換剛柔,每個拳式的動作都有開合,每個開合過程中都有運勁的落點處;剛柔的變換,就是在落點處要用剛勁,其他過程中都用柔勁,這樣就能達到剛柔相濟,應敵裕如了。

六、先慢後快

打拳動作的快慢有兩個涵義,一是指練一趟拳所需要時間的長短,二是指每一個拳式中的動作過程何處應快,何處應慢。先說第一個涵義的快慢,在初學時間要慢,慢可以揣摩姿勢的正確性,但是慢也不是漫無限止,不能慢得痴呆,所以慢必須在神氣鼓蕩和意氣靈換的條件下求慢。經過一、二年慢練的時間,姿勢已經正確,沒有什麼缺陷了,就可以隨著熟練的程度漸漸加快速度,就是說縮短練一趟架子所需要的時間;但快不可有浮飄與錯亂。在這個時間也知道了勁,在快速中鍛鍊勁。最後到功夫精進後,拳式由開展進為緊湊,使運勁的線速度又逐漸變緩,而在轉關處的角速度卻更加快了,那就可以柔處極柔,剛處極剛了。這是練架的先慢,後快,復緩的三層步驟,快慢發展的三個程序。  至於第二個涵義的快慢,是在每個拳式中的快慢,是這樣的︰即在轉關處要慢,過了轉關處就逐漸加快,運到落點時最快,以後復轉慢,這樣周而復始著,這個每個拳式中的快慢原則,是始終不變的。因此練習太極拳是經過能快能慢的鍛鍊,所以能在應用時可以「彼微動,己先動。」和「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握著有利的條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