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團練札記 (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推手鍛鍊三步驟--1.. 全身柔軟對待推力  2. 身體現肘心對位接力 3.上虛下實化解來力推手(練習此三步驟需老師指導--不要隨意練-出問題自行負責)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初式  調身 調氣 調心   ----立如松--上虛下實   

2.  重點在 跨開了多少對腳跟就能對準多少,下沉後產生之力源就能多少

3.  此力源須借拳架訓練得到---一般劈腿運動無法練出此力源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節貫串觀念導入---肢體連身甩之用-----感謝師父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拳練愈久越好,愈沉愈香,也會有些許心得,但是沒有師父矯正, 走的路會很長,心得無法消化貫通,

沉還有更沉--沉得鬆--勁才有機會彈性--發的對不對要師父認可,千萬不要自我陶醉,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太極角度而言,小架老架砲捶只不過是師父教我們到達太極的工具而已,加油繼續練常常練

一即全,拳即一-------今天矯正體會---以為用腰跨但無貫串至全身,以為下沉但腳底浮微

                                      怎麼辦------練就對了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忘記帶相機,這次沒有照片

今天到彰中雨賢館前,單車棚旁有一群不到一個月隻小狗仔,用力斯吼聲顯得可愛,因對其而言,我們算龐然大物,有心人士可至彰中問問是否能認養

        最重要是團練老架兩趟,師父說表示不忘本,不要學了砲捶就忘了基本

          接下來學朵二紅,然後自我練習,師父說練就對了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手扎記

從老架矯正,到現在單式練習,練拳時總是不離立身中正、沉肩墜肘等宗旨,目前單式練習的要求比以往更是精細,而從反覆的動作中,確也更能體會與思考到舉手投足間的變化;由太極初勢、金剛搗碓開始,攬扎衣、六封四閉……演手肱拳、倒捻肱,師父在指導時總會將各個學生的問題做修正,練習完後也會將大家的通病一同點出,讓學生能自我省思是否有不當的動作,在練拳的時侯能夠警覺,以使動作能更流暢。

在上課時,師父有時為了讓學生更容易了解招式動作的函意,便會把招式的應用時機做解釋,或是將其與生活上的一些簡單動作做融合,讓學生更能體會到各式的動作內函;其實我個人比較會注意師父在將招式動作與日常生活做結合時的講解,因為這樣多少可以讓不常練拳的自己,在平常也能做些相關的練習。

每週上課除了單式練習,有時也會做推手的練習,而推手則分為單人與雙人練習,在開始推手練習之後,才發現以前在基本功與招式的練習上是多麼不足,以往還以為在招式動作上已經有做到位,但其實卻真只是到位而以,而未曾深入,以致於在練習推手時(特別是雙推),總會有些滯礙,並且在接觸對手的感覺上更是低落,所以真是只練到皮毛表面罷了。

雖然曾想達到每天都必須練習的目標,但總是被一堆理由所推翻,現在除了期望自己能逐步增加練習的份量,亦需要多做柔軟練習,使本身較僵硬的筋骨更容易放鬆;另外也希望能由以前學過的禪坐方式,來使自己的心能穩定下來,以協助提高練拳時的體會,達到更精進的目標。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練拳的感想       蔡添財 

    入門以來,從金剛搗碓、攬扎衣---- 一直到最近的演手肱拳、倒捻肱,連續的單勢練習,師傅經常強調的全身鬆沉,身體圓轉,重心平穩,四肢和身體的運動要有同心圓的感覺,上下相隨,勁由腳底起,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動無有不動,全身一體的練習要求。
  
    對照年來的推手練習,只有鬆柔才會產生勁力,才能發人;只要自己雙手稍微用力,就會被自己的力量反彈,用力越大反彈越大。太極拳的運動就是要求圓轉自如,而以腰跨為轉軸連接上身與下肢,如此下肢的髖、膝、踝與上身的肩、肘、手可以連貫互相對應,才會產生上下相隨。同時腰跨圓轉自如,上身才能鬆沉,手才不會出現拙力。兩腳固定不動,承受身體的重量,膝蓋隨腰跨旋轉但不自亂動,才能將對手來力引化至身體的兩側。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老架兩趟,單式掩手肱拳來回一趟。師父講解:

     1.開架是太極之開始---懶扎衣與單鞭式是左右之兩儀--斜收與摟膝拗步是四象------                    

 難怪前人會創了所謂迷蹤步來應敵--身法之問題探                   

     2.  意與氣之關係--勤練可意到氣到--鬆靜沉--發揮肢體正確拳架力學展現外形之勁
所謂拳架之  意--氣--勁  循伺漸進之目標---勤練十萬趟可神似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晨眾師兄陸陸續續來到了草原上,互相招呼後,就先來三趟老架-------

問了師父關於單鞭之細節動作,其實這以前就問過了,我也有當時的體會,現在有現在之體會,

師父告訴我----在流暢中時時有沉-----真的趕快練練看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晨,與師父道早安,半個月了---------------請假

今天老架即將結束時,天空下起微雨,只得移架操場旁走廊,但過一會兒晴了

到了那沒有練單式,先練單手順逆纏,再練雙手順逆纏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半年多來進行單式訓練,由攬扎衣、單鞭、金剛搗碓、摟膝拗步而演手肱拳。越練越有打太極拳的感覺,也越覺得太極拳的精深奧妙。就以演手肱拳而言,從師傅的示範中有震腳,右手前擊發勁,手的纏絲配合扣腳及磴腳,表現了陳氏太極拳柔中帶剛技擊的ㄧ面,真是扣人心弦。單一著中可以練習手的纏絲及發勁之方法,開合及虛實轉換,上下相隨及如何由腰跨的鬆沈帶動肢體的轉動等,如此多的陳氏太極拳基本功夫,真是難得的訓練。由於單式的練習認識到陳氏太極拳所謂的隨引隨發的技擊潛力,也由單一著中看到引化及攻擊的能力,想到太極拳的高級功夫挨到何處何處擊的能耐。只要循此默識揣摩,不斷的練習當著熟後工夫不難上身。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收、摟膝、斜形、正收,這幾招已練習好幾個禮拜了。就因為只練這幾招,很自然地,在練習每個動作的時候,都慢慢地、仔仔細細地想,慢慢地、仔仔細細地打,在來來回回仔仔細細當中,竟然讓我對「旋腰轉胯」這個概念,有了一點小小的心得:

我常常想:奇怪!為什麼   師父的動作,總是那麼優美?尤其是在動作的轉折處,為何畫來畫去,太極圖總是無處不在?為什麼我的拳架打起來,就是少了那個味?原來問題就出在「轉胯」上。〈我想〉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難得今天師兄師姐全員到齊,平常士農工商,逢假日才聚在一起練拳,暫拋俗世塵憂,百年修得共兩儀.

     照樣,老架兩趟,斜形摟膝拗步來回一趟,問問題------

            為了要走得像太極的本質,剛開始著重在接觸之柔性,但是走起來總缺乏某種穩定之內涵,晃左晃右的,百思中,想起在東海草原打拳架過程中無心發現有一股來自丹田的力推使拳架之行走,所以我試將意念沉在此處然後行走,果然走的順多了,太極之走-----感恩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例老架兩趟----斜行摟膝拗步一趟-- --漸漸飄下了小雨,換到走廊下練四正手

  1.上次在東海草原想問師父關於腳底與地之柔軟度問題,今天利用空檔請教父。     師父說:身體任何接觸都要保持柔軟,再練習內在以氣摧形,保持陳氏太極拳之ㄧ些本質,不要怕對方擊倒你,重要的是保持太極拳的本質,不要頂抗,柔進柔退

2.  今天四正手之練習延續上次之經驗,找到支點了解對方之來力,初步比上次有點概念,練習聽控來去之變化------------------但是觀看師父演練教導時,之前對局面之處理想法又再一次修正,我看見師父如何將拳架融入推手之中,支點之出現與消失由手至臂因螺旋而起了不定之變化,,師父說熟了之後,接下來就是局面之處理,猶如下棋一般,得失之間的計算, 前鋒讓步左右包操之掌控,師父交代---平時放下身段,虛實之分清,決定了這盤棋之可看性

                    學習至此,感受古人以武證道的想法的確是不虛的一條路------------太極拳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今台灣的大學要找到如此青翠林間,大概就是東海草原了.

即使是端午節,依然先打老架三趟,這三趟重點在觀察借地之力,與腳底與地接觸之柔軟度

關於這一點本來要找機會問師父的,下次吧,去彰中問,希望不要忘記了

接下來是練推手,許久沒練了,開始有點生疏,在過程中感受到被推離的樂趣,如此才能激發探討原因,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又回到彰中,可愛的地方,今天老架兩趟---斜形摟膝拗步來回一趟

八點多停車車輛漸多,所以練完單式後,沒有繼續練習前推.師父解答師兄問的一些問題

1. 斜形摟膝拗步--左右手纏旋之應用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國中學測,所以改在體育館前集合,先老架兩趟後,因逢參加在體育館內舉行武藝競賽之人潮有逐漸增加趨勢,所以大夥移架至附近場地,場景如上相片,today is  晴朗,why拍出如此景象,我想是數位相機取光不足吧!到達此地後,開始練斜行一趟,然後練前推---

   現在練拳架的重點是在觀察傳力過程與使力來源,如此才能完成潘師爺之第一層功夫--- 熟練與從架行氣

    觀察之蛛絲馬跡還要找師父認可,否則練錯都不知道,師父是過來人可幫我們省一些時間少走一些冤枉路

    練前推--後腳傳力還可以,現在是碰觸對方,沾到推之彈性處理(這裡有力學過程之解析---與排球之A式快攻相似度百分之60)其探討性令人著迷,這又回到原點從新出發,你以為可以了, 知道了,其實是皮毛,路還很長,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沒有近路,只有努力與時間的修為-------  汗滴淙入眼廉中體會太極之自然不朽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 老架兩趟-----斜形摟膝拗步來回一趟--練習瞬間前推

可能昨天音樂會,所以場地有點垃圾,堯香拿來幾支竹掃把,大伙就練起掃把架將垃圾集中,

ht112ht1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